首頁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

明清古祠堂空間內(nèi)布滿排水管

發(fā)布日期:2013-07-29  點擊:73327次

  西塱下面包括麥村、江夏、南安、永安、大橋、花圍、湛涌、裕安圍共八條自然村。記者近日走進西塱內(nèi)的6家祠堂、3家古廟。其中,2座祠堂、3座古廟屬于區(qū)級登記保護文物單位,其余老建筑雖然在村民的宗族認同記憶中占有重要位置,然而多數(shù)卻被出租作倉庫之用。
憂:昔日祠堂今作倉庫
  從車水馬龍的花地大道南走進西塱江夏村,拐入小徑,藏身貨場內(nèi)、被圍墻遮擋的詠梅關公祠僅因“嶄露頭角”而被覓得。然而,由于圍欄阻隔,記者無法靠近祠堂。圍欄的一邊是私人貨場,祠堂正處在倉庫用地之內(nèi)。但從圍欄外,仍可見祠堂已掛牌為“荔灣區(qū)登記保護文物單位”。
  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祠堂多處損毀嚴重:右次間被拆已不復存在,只靠一堵灰磚墻作支撐;祠堂的外地面被水泥灌注而填高了;左次間包臺的麻石也斷裂;祠堂梁柱被拉起四線街碼(在架設變壓器低壓出線時用的)作為電線桿使用。
  據(jù)資料,詠梅關公祠建于17世紀明萬歷年間,清代曾兩次重修。廣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(guī)劃學院教授、嶺南建筑研究所所長湯國華介紹稱,詠梅龍關公祠的蝦公梁石雕很有特色,因為梁上用人物石雕很少見,廣州陳家祠的蝦公梁石雕也沒有用人物題材。
  江夏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婆婆表示,祠前地坪已出租,現(xiàn)今用作貨場,祠堂剛好位于貨場用地范圍內(nèi)。她說,村里把祠堂出租是為了賺些經(jīng)費,“否則清明行山、端午爬龍舟的經(jīng)費哪里來?”
  喜:后人集資修葺祠堂
  記者走訪南安村、麥村、大橋村和永安村發(fā)現(xiàn),數(shù)座未被掛牌保護的宗祠建筑,都經(jīng)歷著被出租用作貨倉的同一命運。
  建于清朝的禮祐關公祠是南安村關氏的分支祠堂,深三進。記者看到,祠堂門外堆滿建材,被噴上黃色和黑色涂鴉的石梁柱甚是搶眼。內(nèi)部約700平方米的空間內(nèi)布滿排水管、馬達、電線等基建工具,還在內(nèi)部加建廚房、洗手間和客廳。第二、第三進梁架基本不全,已改為混凝土結構。
  而悅龍關公祠的牌匾已被毀,僅能從關氏族人口耳相傳中得知其名為“悅龍關公祠”。祠堂正面已加建外墻,被刷上白色石灰水,還掛上“火鍋”的廣告牌。
  提到文祐關公祠,永安村村民關叔和其他村民無比自豪:“這應該是芳村最靚的祠堂,約十年前,關氏村民和僑胞集資90萬重新修葺?!?nbsp;文祐關公祠建于同治九年,廣三路、深三進。目前,文祐關公祠成為村民文化活動的公共空間,而遇上重要節(jié)日,西塱兩大氏族之一的關氏族人都會在祠堂歡聚,舉行活動。
  專家訪談
  警惕“合法性拆除”
  記者:祠堂保護,難題在哪里?
  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、廣州大學建筑系教授湯國華:祠堂不應用作工廠或倉庫,因為磚木結構存在火災等消防隱患。目前祠堂保護存在難題有三:一是法律法規(guī)不健全,怎樣保護利用沒有具體細則可循。二是對于修繕資金來源,有些村民可能存在誤解,祠堂的保護首先要靠祠堂的后人,貧困地區(qū)才由國家予以扶持。第三種情況是某祠堂被定為文物,但后人不在,而祠堂所在地的另一家族并不積極維護,任其丟空荒廢。
 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劉暉博士:祠堂保護的困難有兩方面:一是不恰當使用,常見的是辦工廠、做倉庫、加建房子或閣樓,噪聲、灰塵、機器產(chǎn)生的振動,都不利于祠堂的保護。二是不恰當?shù)男迯?,很容易“修復性破壞”,比如貼瓷片就是常見的例子。
  記者:歷史建筑保護有何困難?
  湯國華:法規(guī)未健全,名錄未公布,是最大難題。目前,在歷史建筑名錄和地方性法規(guī)出臺以前,有一種情況值得警惕注意,就是“合法性拆除”,對于已批復地塊,在拆遷許可證未過期,和開發(fā)商與業(yè)權人談妥的情況下,就有可能發(fā)生有價值的老建筑被拆毀的事件。
  記者:祠堂的“活化”有哪些可行出路?
  劉暉:目前珠三角地區(qū)一些“活化”祠堂的經(jīng)驗可作借鑒。比如,作為村民平時的活動室。在很多的城中村,年輕一輩對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和村的歷史已經(jīng)很陌生,可把祠堂用作村史展示室,陳列出蓑衣、水車等農(nóng)具,或展出民間工藝品。
咨詢熱線: 138 3492 3290
TOP
網(wǎng)站首頁| 鑄鐵排水管| 管件產(chǎn)品| 球墨井蓋
新聞中心| 工程業(yè)績| 公司簡介| 聯(lián)系方式
版權所有 2018 山西金秋鑄造有限公司
備案號:晉ICP備18001059號 技術支持:金秋鑄造網(wǎng)絡部 二維碼

掃一掃,關注金秋鑄造